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资讯中心 > 公司新闻 > 正文

年内或达万亿增量!险资成“最有想象力”的中长期资金,三大卡点堵点亟待打通

来源:财联社      日期:2025-01-24

财联社124日讯(记者 闫军)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落地引发了广泛关注,尤其是最具确定性的险资最受期待。

根据监管要求,从规模体量上,险资入市一是明确入市目标,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二是清晰入市节奏,将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春节前批复500亿元投资股市。

在考核周期上,明确提出公募、商业保险、养老、年金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

在业内看来,系列鼓励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具体措施发布,既立足当下,确定了各类中长期资金提高投资A股的实际规模和比例的明确指标;又着眼长远,从建立适配长期投资的考核制度、投资政策、市场生态等方面作出针对性制度安排。

入市有利于险资逐步增厚长期收益

入市也是市场与险资的双向奔赴:对于保险行业,通过对商业保险资金全面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减少短期考核对商业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积极性、稳定性的制约,推动商业保险公司逐步提高A股投资比例,有效增厚长期收益。对于资本市场,商业保险资金规模大、来源稳、久期长,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期资金。

资产荒背景下,险资面临较大的投资压力。业内人士指出,商业保险资金负债成本高、期限长,在目前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下行、保险资金利差损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提高A股投资比例,有利于商业保险资金逐步增厚长期收益。

根据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对险资入市提出三大举措:

一是对国有保险公司经营绩效全面实行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净资产收益率当年度指标权重不高于30%,三年到五年周期指标权重不低于60%

二是在现有基础上,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增加A(含权益类基金)投资规模和实际比例,其中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

三是抓紧推动第二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逐步扩大参与机构范围和资金规模。

商业保险资金入市能够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增加长期价值投资者比重,减少市场短期波动,提升市场内在稳定性。上述业内人士指出。

长钱险资每年约有10%新增保费,入市增量可达万亿

众所周知,商业保险资金来源稳定、偿付周期长,是典型的长钱。从资金来源来看,商业保险主要依托广大投保人定期缴纳的保费,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持续性。从偿付周期来看,商业保险的理赔往往发生在保险合同约定的特定事件发生之后,如长期寿险的保障期限可长达几十年,甚至伴随被保险人一生。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引导、市场需求提升、行业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商业保险资金运用规模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底,我国商业保险资金运用余额约32万亿元,并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稳步增长。

不过,从风险偏好上讲,商业保险资金投资权益资产整体比例不高。目前,商业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约为25%,但持有A股流通市值(含权益类基金)规模约3.2万亿元,占比仅10%。其中,五家大型国有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平均为30%,但实际投资A股比例仅约为11%,距离政策比例上限还有较大空间。

按照新规要求,今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结合险资的每年10%保费增幅计算,年内入市险资规模或可达万亿规模之多。

险资入市三大卡点堵点还将陆续打通

在保险人士看来,商业保险资金投资A股比例偏低,并非完全是机构意愿,而主要受限于绩效考核、偿付能力、会计核算等方面要求。

一是从考核周期来看,险资绩效考核短期化,长期导向不明。

商业保险行业普遍存在短期考核问题,致使商业保险公司过度追求短期收益,影响长期资金属性发挥。

针对这一问题,监管多次调整险资的考核指标,202310月财政部印发专门通知,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由当年度考核调整为“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但当年度考核指标权重仍然较高权益市场短期波动仍会直接影响公司当期业绩表现,导致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短期波动的容忍度降低,难以践行长期投资理念。

二是险资偿付监管偏严格,制约权益投资。

保险公司权益投资比例受偿付能力监管指标约束,偿付能力充足率越高,权益投资比例政策上限越高。不过,20213月偿付能力新规要求全面穿透计量风险后,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从2020年底的246%下降至20246月底的196%,各保险公司的权益投资比例上限也不同程度地降档。

此外,偿付能力新规对权益资产超配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业务措施,致使保险公司在实际投资中不得不预留较大空间,进一步影响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积极性。事实上,监管做出过优化调整,20239月,经国务院同意,金融监管总局调降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等股票的风险因子,但调降范围和幅度较小,与市场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三是险资会计核算放大利润波动,约束长期投资。

业内人士指出,根据现行会计核算标准,除长期股权投资外,商业保险公司一般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对权益类资产进行核算,权益类资产的价格变动会直接体现在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表中,导致保险公司权益投资行为趋于保守和短期化。

首批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2311月,证监会会同财政部、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落地,具体由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共同出资500亿元设立私募基金投资二级市场股票,并试点权益法核算。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在权益法核算模式下,投资股票的价格变动不直接影响保险公司当期利润,而是根据被投资公司的净利润和分红情况进行调整,有利于保险资金坚持长期投资,但该试点目前仍面临资金规模有限、协调成本较高等问题。

 


新手上路

费率优惠

反洗钱

景顺长城资产管理

一对一专户查询

一对多专户查询

ETF专区

选择我们

公司概况 投资研究 公司荣誉 诚聘英才

新手指南

免费开户 如何0折申购费购基 基金转换 电子账单订阅

银行券商客户查询

查询资产市值 查询盈亏情况 找回登录密码 手机APP

现金宝

闲钱理财 0折申购费购基 快速取现 基金赎回提速

常用功能

费率优惠 忘记密码 常见问题 下载中心

友情链接

中国证监会 深圳证监局 基金业协会 中国投资者网

机构服务

券商路演      

官方微信